转眼,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不知道你的月饼准备好了吗?![]() 中秋时节,月光皎洁明亮,是赏月的好时机。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自古以来,中秋节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有说法称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亦有说法称中秋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朝时中秋赏月开始盛行。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发展至今已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 “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 发展至今,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如今,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 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更具有强烈的情感内涵,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已经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除此之外,文人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赏月活动,这是一种诗意的审美活动。赏月,与美丽动人的月色以及人们对月亮的想象相关。《诗经·陈风》中就有《月出》一篇,将月色与美人相应,南朝谢庄的《月赋》中则有“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之段落描绘月色之美。在月光的普照下,世间的景象皆成美景,令人们陶醉愉悦。 宋代被认定为民间中秋节正式形成的时期,这是因为中秋的“团圆”属性最早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所载家家户户“安排家宴,团圆子女”,证明了在宋代,中秋节具有了团圆的含义。 另外,在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中,也有诸多关于月的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以及玉兔、月桂、蟾蜍等相关的意象,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命长久的美好祈愿,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美好祝愿。而健康长寿,则是这一祝愿的前提。因此,我们也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祝福祖国的疫情防控战役早日取得胜利,祝愿全国人民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中秋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