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七夕节了,各位打算怎么过呢?吃饭逛街看电影“三件套”你安排了吗?快和心仪的他(她)甜蜜一夏吧!![]() 现在大家对七夕的印象就是情人节了,那你知道古时候的七夕有哪些花样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的传统,始于汉朝,最早来源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女性对穿针织布的劳动向往。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女孩在月下乞巧,一晚上不知道穿了多少红丝线。年轻女子在这一天穿红丝线,不仅是一种文化习俗,更表现出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古代,对女子而言,读书识字并不受重视,但是纺织和针绣,却是古代女子的必修技艺。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女子绣工的好坏,不仅体现了她的勤劳和聪慧程度,甚至会影响到她的婚姻生活。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文化厚重,丰富多彩,有中国魅力;七夕真爱情深,乘风破浪,昂扬中国之爱。七夕文化,爱是灵魂,奋斗是血脉。 七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思想厚重,对我们今天追求美好生活,奋斗新征程,拼搏新时代,有很好的启迪意义。乞巧习俗是对心灵手巧的崇尚;晒书则是对知识的向往;配药来防病治病,煎汤洗发等习俗则是对健康的期盼。 如今七夕节更多的是被当成向伴侣表达爱意的节日,但是“七夕”作为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其中的深刻内涵也是我们年轻人承担的文化责任。 为爱而来,悠远绵长。有意义的文化传承要从平面到立体,从单元到多元,从历史到现实,从书本到生活,要让七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真情满满,激情火热。让我们一起创造更多元、更包容的七夕文化,穿越千年的古街长灯,感受现代霓虹的七夕浪漫! 祝有情人终成眷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