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生活 财经 栏目 侨务 图片 帮助 全国

热评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海外华侨代表任景涛应邀参加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

来源:未知 编辑:华商编辑 发布时间:2021-07-09
摘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感受先辈足迹,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7月7日下午,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厦门联络总部组织一行人参观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和华侨博物院,荷兰华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席任景涛出席了此次活动。 破狱斗争旧址 十分钟的破狱奇迹 下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感受先辈足迹,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7月7日下午,海外华人华侨社团厦门联络总部组织一行人参观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和华侨博物院,荷兰华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席任景涛出席了此次活动。

破狱斗争旧址 —— 十分钟的破狱奇迹
下午两点半,一行人来到破狱斗争旧址,参观了破狱斗争展示厅。在讲解员热情的讲解下,仔细观看了展厅内陈列的历史图片和建筑模型等,详细了解了1930年在中共福建省委领导下的党组织为营救被捕的革命志士,仅用十分钟武装攻破思明监狱,救出四十多名革命同志,毙敌多名且我方无一伤亡,取得破狱斗争完全胜利的历史,深刻感受英雄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深入体会了革命先辈英勇无畏、抗争到底的热血信念。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始建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1912年民国政府将其改为思明县监狱。为纪念1930年5月25日厦门破狱斗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1982年厦门市政府将思明监狱命名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将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革命活动进行残酷镇压。1930年3月为纪念北京“三·一八”惨案,中共厦门市委领导的厦门反帝大同盟举行纪念大会,国民党当局逮捕了近二十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关押在思明监狱内的“政治犯”增加到40余人,其中包括厦门市委书记刘端生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陈柏生等。
中共福建省委为营救这些面临被杀害危险的同志,决定采取武装劫狱行动。破狱特别委员会经过一个多月的慎密侦察和周密准备,于1930年5月25日上午9时利用星期日监狱防备较松懈的机会,实施了劫狱计划。在陶铸领导下,武装队一部份人以探监为名骗开监狱铁门,打死了看守人员,用大铁钳剪断铁锁,放出关押的同志,另一队则以火力压制30多名警备队员。破狱行动仅十几分钟就胜利完成了预定计划,我方无一伤亡。冲出监狱的40多位同志由接应队带领,乘座两只木船到同安彭厝暂时隐蔽、整休之后,秘密转移到闽西革命根据地。厦门破狱斗争震惊了海内外,在福建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华侨博物院 —— 侨胞的拳拳爱国之心
参观结束后,一行人辗转来到华侨博物院,感受近代华侨的迁徙文化。华侨博物院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博物馆,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56年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是中国第一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展示华人华侨历史和业绩的博物馆,也是包括有古代文物展、自然标本展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省、市和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省、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厦门市国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院的创办,体现了陈嘉庚先生以博物的展示,增广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指导思想。

 
华侨博物院分为“华侨的产生和发展”、“解放前华侨的悲惨遭遇”、“华侨同侨居国人民的友谊”、“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华侨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华侨政策的回顾”等六个部分,一行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系统地了解华侨华人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融合于居住国的历程,感受华侨在祖国的变迁史上的伟大功绩,加深了对中华文化及华侨民族精神的理解。

 
参与本次活动的荷兰华人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始终秉承爱国爱乡的精神,在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的关心和帮助下,在荷兰当地政府的强力支持以及广大华人华侨的协作努力下,于二〇〇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世界最大的港口荷兰鹿特丹市成立,亲临成立大会指导和祝贺的有时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林兆枢先生,时任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朱祖寿先生和荷兰政府官员及众多华人侨领。“本中心”的成员主要是由荷兰华侨华人企业家和华人学者工程师组成,成员四百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达一百六十余人。目前与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政界、工商界、金融界、学术界、科技领域等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涉及的领域有工业、农业、高科技、金融业、文体旅游、服务行业、人才输出等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项目。行业领域涉及技术研发、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管理、投资金融、文化传媒;专业领域涉及生物科学、宇宙科学、量子科学、物联网科学、建筑科学和材料科学等,为中国在各领域的国际合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人华侨 —— 为祖国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改革开放以来,侨商投资占中国引进外资60%以上,70%以上的外资企业是海外中资企业。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作为我国引进外资的“领头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誉之为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

 
如今,越来越多的侨胞逐步回国,进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浙江青田,家家有华侨,人人是侨眷已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青田华侨纷纷回乡投资创业。2014年的侨情调查显示,回国人数中的每1000人里,795人是2008年以后回国的。目前,近10万青田籍华侨回国投资,投资、贸易资金总规模达到了2000多亿元。
新加坡华侨杨贵秋,引资千万元人民币投资贵州发展旅游。在她看来,华侨可以作为沟通的桥梁让外资企业深入了解广阔的中国市场。为此,2018年杨贵秋带着新加坡外资企业负责人走进贵州实地考察乡村旅游,经过考察和反复讨论后,杨贵秋所在的企业决定在贵州投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海外华侨华人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也越来越多,投资创业的机遇也不断增多。如今,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秉承共谋发展的夙愿,发挥着联系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共筑中国梦 —— 海内外中华儿女形成合力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过去海内外中华儿女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予以高度肯定,也为新征程中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中华民族复兴合力指引方向。”
海外侨胞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部分,是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与宝贵资源,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主力军之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海外侨胞的力量必不可少。侨胞在资金、技术、管理、商业网络等方面有优势,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中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未来中国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广大侨胞可以把人脉和资源优势转化为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同时,侨胞还可以在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往、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建党百年,广大侨胞与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侨胞们支持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如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将紧跟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继续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与祖国人民共奋进,为推动文明互鉴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华商编辑

频道精选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生活 | 财经 | 栏目 | 侨务 | 图片 | 帮助 | 全国

Copyright © 2012-2015 华商国际频道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